在綠化工程后期的綠化養護工作至關重要,養護管理關系到整個小區綠化工程的成敗。怡軒園林結合往年綠化養護經驗得出澆水的基礎知識為大家講解關于在綠化養護過程中苗木的灌溉量和次數應該如何控制
一、綠化養護的灌溉量和灌溉次數
1.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1)播種苗在播種后應盡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別是在北方地區,部分小粒種子播種后土壤較淺,容易遭受春季干旱的侵害。通過合理灌溉可以濕潤地面,防止秧苗脫水,調節地表溫度,防止日曬。一般灌水次數多,每次灌水量少。
(2)扦插、壓條、埋條苗生根、發芽需要較大水量,特別是剛展葉尚未生根(即假活期)階段,葉面蒸散量大,土壤水分供給量少,斷水后植株死亡,因此適時灌水很重要在北方,在氣候干燥的季節,灌水量可以適當多,但要注意水流細緩,不要水流猛移苗木(特別是扦插苗)。
(3)分株苗、移栽苗栽植時根系受損,苗木內部水分供應不平衡,應加強供水。 分株和移植后連續灌水3、4次,灌水量大,間隔時間也不得延長。 (4)嫁接苗對水分的需求不大,只要能保證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動即可。 水不能太多。 特別是接口部不能積水。 不這樣的話傷口會腐爛的。 干旱在必須澆水的時候也必須注意。 (5)大苗在干旱季節以外需要澆水。 水分過多會降低苗木的抗性,也影響生長。
2.綠化養護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灌溉
灌溉必須根據氣候條件的變化靈活掌握。一般來說,從春季到初夏,苗木處于旺盛的生長期,南方雨水多,灌溉三四次即可。北方是干旱期,要灌溉七八次。 播種苗和扦插所需灌溉次數多。初夏,南方是雨季,所以要注意排水。 的北方經常遭遇雨季,不喝水。 南方不同,在高溫干燥的情況下,必須增加灌水次數。秋季南北雨量不同,但為了充實苗木組織和木質化,要準備越冬,一般不澆水。 冬季,南方不灌水,北方在土地凍結前灌溉凍結水,有利于苗木越冬。
3.綠化養護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的灌溉
粘性土壤持水能力強,灌水量要適當減少;砂土持水能力差,灌水量要適當增加。
4不同樹種的灌溉不同樹種對水的要求不同,幼苗期差別不大,一般需要足夠的水分。隨著秧苗年齡的增長,差距越來越明顯。對一些耐干性樹種,如臭椿、刺槐、丁香等要多加注意,多水時要及時排水。一般樹種經常保持濕潤狀態,根據地下水位和降雨情況決定適當的灌水量。
—點擊“綠化養護”了解更多—
廣東怡軒園林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綠化養護服務和綠化工程,同時提供園林景觀設計和綠化苗木的供應。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是廣大客戶信賴的保障。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30-4708-897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http://www.heguoyi685.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文章版權屬怡軒園林所有,如有轉載請寫明出處。謝謝!